祺音

我有故事,你有酒吗?

【多CP】刺客列传 · 楼诚列传(三)

祺の音:我对不起大家,下一章阿诚一定登场。阿诚长得好慢呀其实我也好着急···半天进入不了楼诚主线,只有明楼一个人在和众朝臣苦苦相斗。

本篇人物说明如下
1.叶澜清、胡志山、杨成尊为《如果蜗牛有爱情》中的登场人物。

2.季南堂即《如果蜗牛有爱情》中季白祖父季司令,名字为自取。

3.程安砚即《伪装者》中程锦云的之父,名字为自取。

本篇涉及官制如下:

       两汉时期,特别是西汉时期,将军一般不常置,多为兼职。通常在打仗时授命,班师后撤销。亦有特例(如卫青的大将军)。将军品阶如下图所示。

      杜剑锋所授中郎将隶属九卿郎中令(光禄勋),虽掌兵马,带将字,但并非武将中的“将军”。洪少秋所任的北宫卫士令,隶九卿之一的卫尉,亦不属于将军系统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这一年,对于列国来说,都是多事之秋。

萧梁,金陵瘟疫肆虐,比起前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连临盆在即的天家贵胄莅阳长公主,都不得不离府外出,上山避祸。北燕,季氏与叶氏两大家族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,朝中大臣结党成风,内斗不断。明国,杜剑锋拜中郎将一事,让原本潜伏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暴露无遗。毫无疑问,丞相刘进大获全胜,相权日盛,皇权日衰。

当桂田向明楼汇报的时候,小心翼翼地说道:“原因有二,其一是希望仰仗丞相的威势,能够借此平步青云。然而更多的则是因为···因为陛下重用贱籍,轻视世族,引发了大臣们的不满···”

明楼轻哼了一声,却也不言语。半晌,他才问道:“桂田,你说,经此一闹,列国也算看清谁才是明国的掌权者。你说他们会不会和刘进里外勾结,趁火打劫呢?就像先皇的爱臣汪芙蕖一样。”桂田不知该如何回复。如今列国并立,各国朝堂都混杂着他国的细作。如今,只怕是各国都已经知晓明国之事了。

更何况汪芙蕖前车之鉴,尚且不远。当年章帝明锐东年富力强,仅因一时不察,就让身为太尉的汪芙蕖联合他国势力,发动了兵变。如今丞相刘进大权在握,老成谋国,又深得满朝文武的支持。如若真的心生反意的话··· ···

洪少秋劝慰道:“陛下,您是名正言顺的天子,有大义在身。任他刘进再是一手遮天,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对您不敬。当下最要紧的,还是您得立威、掌兵。”

恐怕目前,万人之上的明国皇帝明楼,唯一能调遣的便是杜剑锋率领的那一千娃娃兵了。

真是笑话!

 

又一日上朝,依旧是文武百官奏报,丞相刘进裁决,皇帝明楼旁听。只是这一次,众大臣退朝后,丞相刘进留了下来。明楼抬了抬眼睛:“丞相有何贵干?”刘进也不理明楼的冷嘲热讽,只进言道:“老臣有要是启奏,还望陛下摒退左右。”

明楼轻嗤一声:“桂田、洪少秋皆是朕的亲信,丞相不妨直言。”刘进作揖不起,丝毫不让步。洪少秋看着二人又僵持了起来,赶忙拉着桂田退下了。明楼压着内心的火气:“现在大殿之中只有朕和你,丞相不必装神弄鬼了。”

刘进这才奏报:“陛下,北燕丞相叶澜清派人前来了。”明楼惊了一身冷汗,立刻坐直了身体,死死地盯着刘进。刘进从容依旧,波澜不惊,仿佛并不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有多么令人忌讳。

尤其是令皇帝。

叶澜清是北燕两大权臣之一,为燕武帝托孤。因北燕皇帝年幼,太后软弱,所以身为丞相的叶澜清总揽朝政,不断安插子侄担当北燕机要官职,将整个京城的军队都置于叶氏的掌控之下。

“他一个外国权臣,联络你做什么!刘丞相,你可还记得自己是明国的大臣?”明楼不知道刘进到底想做什么。两个国家的权臣有往来,这难道还不足以使他们深陷私通敌国之罪吗?

“陛下稍住,且听老臣道来。”刘进不紧不慢:“月前,萧梁七皇子降生,各国派使臣前往庆贺,北燕由中书令胡志山率使团前去。在借道我大明国之时,胡志山夤夜到我丞相府来访,表达了叶澜清对我大明国威的景仰,希望能够与我大明交好。”

“叶澜清真不愧是咬文嚼字的文臣,连私通敌国都能说得如此好听。”明楼不屑道:“只可惜他拜错了门。既然想与我大明交好,为何不前来拜会朕,倒去了丞相的府上?”

“胡志山自知人微言轻,不敢擅自求见天颜。但又因此事重大,不可假手于人,只能暗夜前来,希望老臣能够为其牵桥搭线。”刘进自知胡志山此举触碰到了皇帝脆弱的自尊,便耐下性子劝解。同时暗自叹息,不知年轻气盛的皇帝何时才能成熟起来。

无论胡志山说得多么冠冕堂皇,也粉饰不了叶澜清的狼子野心。饶是明楼阅历不多,也足以知道叶澜清的目的。

北燕以武立国,历代皇帝皆善骑射。朝堂之中,文臣备受欺压,与武将集团嫌隙极深。眼下燕武帝骤然战死沙场,幼帝即位,主少国疑。丞相叶澜清身为文臣之首,与武将之首的大将军季岩同为顾命大臣,互相牵制。叶氏一族在朝堂人脉极深,虽然子弟身为命官,手握京城布防,但是相对于季氏一族来说,兵力上还是处于弱势。

毕竟季氏军功起家,世代功勋。光是大将军季岩之父季南堂,就是四朝老将,战功赫赫,北燕的天下有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。连燕武帝见他,都得执孙辈之礼。连当年他老人家帐中的卫兵,如今都是北燕军中的肱骨之将。换句话说,季南堂可以说是整个北燕军队的信仰。

“也难怪叶澜清不惜与他国合作,也要扳倒季氏一族了。”明楼轻笑:“季氏手握北燕半国之兵,又与他叶氏政见相左,如若季氏先发制人,只怕他叶氏死无葬身之地。如此甚好,既然他叶澜清主动请神,我们也不好推脱不是。这样一来,引得北燕群臣内斗,也缓和了我明国北境的军事压力。”

刘进叩首道:“陛下说得极是。老臣也是如此思量,因此早已具了书信,同意了叶澜清的请求。老臣要求叶澜清放松燕明两国边境警戒,让两国百姓自由互市。同时下令安民屯田,免除赋税。如此一来,边境大安,兵戈不动,百姓也能休养生息了。”

明楼原本也是如此打算,可是听闻刘进已经下发命令,心中便有所不喜,沉声道:“丞相,你想到的,朕也想到了。此等军国大事,还望丞相日后不要擅自决断,还是与朕商量的好。”

刘进连连称是,便退下了。

 

在此之前,明国北境经常遭到北燕骑兵侵袭,民众苦不堪言。如今这道修好命令一经下发,百姓欢欣,重返家园,男耕女织,不在话下。连边境刺史都具表上奏,赞扬丞相深谋远虑,仁德爱民。

这位代郡刺史的奏章文采着实斐然,但是明楼看得脸上阴晴不定:“少秋,联合叶氏,牵制北燕,逼其互市,劝课农桑、免除赋税。丞相想到的,朕也想到了。可是为何那些个大臣言必赞丞相,却不称赞朕的圣明?”

洪少秋笑了,没想到堂堂一国之君,少年英主,竟也有孩子脾气的时候。他回道:“陛下,据微臣所知,天下官吏的政绩考核在即,这位代郡刺史怕是想借此机会,向丞相献媚。”“这位代郡刺史叫什么?”“他叫程安砚,原本是太医令,三年前外放到代郡当刺史。”

明楼奇道:“为何一个太医令会提拔成封疆大吏?谁提拔的?”“三年前,丞相刘进亲自提拔的。这程家也并非医家,程安砚也并非医者。只是他的妹妹嫁到了世代行医的苏家,而太医院的很多医者都出自苏门,所以当时御史大夫便推举程安砚来出任太医令。他出任太医令后,将太医院管理得井井有条,一次被刘进看见,就抬举他做了刺史。”

如此说来,竟是刘进一党的人,那么为刘进歌功颂德那也不算奇怪了。

 

梁成帝12年,明和帝5年,北燕两大权臣矛盾愈发尖锐。叶澜清暗中联络明国,希望明国举兵,助其消灭季氏一族。并许诺如若成功,当割让燕山山脉为谢礼。

消息传来,满朝沸议。明楼主张出兵北燕,配合叶澜清。而刘进则主张不动兵戈,通过其他手段施压。“丞相,燕山山脉,是我明国北方屏障。自从燕武帝攻占燕山山脉以来,渤海郡和代郡百姓屡遭侵袭。燕国骑兵长驱直下,好几次兵锋直指长垣城。如今既然有燕山山脉作为筹码,何乐不为。”

“陛下就那么有把握,叶澜清会成功扳倒季氏?季氏世代从军,在北燕军队声望极高。尤其是大将军季岩之父季南堂,可以说是北燕柱石,即便是皇帝也不敢妄动。他叶澜清无名小辈,狺狺狂吠,我明国为何要替他出兵。叶澜清为了一己私利,可以不自量力。可北燕上有太后摄政,下有诸臣相辅,他们如何能不知道污蔑季氏的利害?”

“丞相也太高看季氏了吧?身为人臣,就算功勋再卓著,也要听从皇帝命令。难道他们这些不世之臣,一旦被贬被迁,就要造反吗?刘丞相,你话里话外都如此力挺季氏,怕不是在季氏身上看到了你刘氏一族的影子?”明楼此话一出,举朝震惊。

刘进未曾料到朝堂之上,明楼竟如此不给他面子,索性也扯开了道:“陛下大谬。陛下虽为天子,但年齿尚幼,阅历尚浅。请恕老臣直言,陛下所谋之事,也唯有陛下为之沾沾自喜,自以为妙。遑论老臣,只要为官十数年者,皆可看透陛下心中所思所想,更何况叶澜清这个老奸巨猾。”

明楼恼羞成怒,喝道:“刘进,你休要倚老卖老。你自恃资历深厚,判断准确,难道你就没有顽固不化、不知变通之嫌吗!”

“无需陛下操心。老臣再顽固不化,也不会像陛下那样,天真到真的会相信事成之后,叶澜清会将燕山山脉拱手相送。”

明楼涨红了脸,辩解道:“朕如何会如此天真?这一点朕当然知道!只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。叶澜清主动请我们派兵相助,待到事成之后,他叶澜清就算要毁约,燕山山脉早已成为我明国的掌中之物。何来拱手相送一说?”

“陛下,您的一切打算,都是以叶澜清成功为前提的。可是他根本就不会成功。您也不必如此激动,您只要搞清两个问题,就会知道老臣为何如此说了。第一,请您向您的亲信洪少秋打听打听,镇守燕山山脉的北燕军队和将领的名字。第二,请您了解一下,北燕京城附近军队的归属权和布防。”

可是洪少秋官职太低,远远不够参加朝会。顿时尴尬无比的皇帝突然想到,若不是刘进阻拦自己封洪少秋为卫尉,此刻自己也不会在这大殿之上成为孤家寡人。恼羞成怒之下,明楼愤然起身,将案面上的东西一扫而空。

太尉刘真定见况,赶忙上前一步道:“陛下为军国大事计,殚精竭虑,臣等敬佩之至。陛下若真想建旷世武功,臣有一策。北燕虽说朝政动荡,但军队未受波及,战力仍在,又有地利之便,此刻强攻,实非上策。而南方萧梁,自年初伊始,便深陷瘟疫之困,连国都金陵也未能避免。与其北伐北燕,不如南下萧梁。微臣经过数月观察分析,早已拟好行军日程。如若陛下有需,即可调兵遣将。”

丞相刘进制止道:“陛下不可。臣以为,陛下登基之前,我明国连年征伐,民生凋敝。如今正因休养生息,不可轻言用兵之事。再说先帝在时,南征惨败,折损大将,犹在眼前。陛下慎重啊。”

明楼未曾想身为丞相学生的刘真定竟会反对恩师,支持自己的出兵之策。他思虑了一下,决定坚持同时南北双征,机不可失失不再来。如今燕梁两国同时内乱,此时不趁势而动,收复失地,更待何时?

没想到原本只坚持北伐的皇帝,竟然在听了太尉的一席话后又坚持要南北双征。如此草率,众臣愕然,丞相刘进更是死谏不退,甚至以致仕辞官相威胁,明楼拍案而起:“刘进,你要是想致使,好啊,你现在就摘了这帽子回家养老去,朕当即准奏。你真的以为,大明国离了你刘进,就要分崩离析了吗!”

刘真定急忙跪下:“陛下,丞相一心为国,这才不惜触怒龙颜。政见相左,乃是寻常之事。陛下既然有心双征,那朝堂正是用人之际,需要丞相坐镇中央。真定不才,自请代陛下出征,为我明国收复失地。”

一语既出,满朝议论纷纷。太尉刘真定虽说军功起家,备受先帝青睐,是不可多得的良将。但如今他早已中年,身居高位,多年不曾亲上沙场。如今为了陛下,竟然主动请缨。

明楼一时也有些赧然,道:“太尉身份贵重,不必劳烦。朕派遣洪少秋、杜剑锋这些年轻人去便可。”刘真定道:“陛下若执意双征,那军中便是用人之际。洪少秋是洪将军之后,人中龙凤;杜剑锋深暗用兵之法,亦是将才。微臣希望能够与二位将军共同谋划陛下双征大业,为我大明国收复失地。”

明楼同意了刘真定的上奏,刘真定又道:“微臣不才,但也是半生戎马,深知沙场之事。还请陛下能够将洪少秋、杜剑锋划入微臣麾下,统一调遣,方才能保万无一失。”明楼自是同意。

刘进本想再劝,可是刘真定倒抢先一步:“真定在此也向丞相大人、列位臣工立下军令状,此次出征,定会万无一失。”语毕,他上前向丞相施礼:“此次与叶氏里应外合,时机和情报最为紧要。在外有真定督战,但在内的联络往来,还是要依赖丞相大人。”

刘进见刘真定其意真切,只好叹了口气默认。明楼见刘进不再反对,大喜过望,命令他们即日点兵,准备出征。

当明楼下朝后召见洪、杜二人述说此事时,二人俱是欢欣。明楼存疑道:“这刘真定是刘进的学生,为何此次却不与刘进共进退,反而站出来支持朕?”“陛下,这刘真定是军旅出身,而刘进却一直是文臣,在战争方面的意见不同也是正常。”洪少秋分析道:“而且陛下,不知您注意到没有,刘真定对刘进并非一味跟随,他倒是很有几分自己的主见。一年前,您想封剑锋为虎贲中郎将,遭到了刘进的反对,当时刘真定奉旨外巡,并未在朝。据臣下所知,后来刘真定回朝后,立刻拜见了刘进,直言丞相此举不妥。”

“陛下,其实剥离开刘进与刘真定的师生关系,他们二人实在是两个官吏群体的缩影。刘进出身世族,文臣进阶,三朝元老。刘真定出身寒门,武将进阶,朝廷新贵。或许,您应该尝试着透过最表面的师生、姻亲、血缘等关系,去重新审视一下刘真定。或许他能为陛下所用也未可知。”

“那就劳烦你在行军打仗的时候,多多关注这位刘太尉了。”

“是,臣下遵命。”

 

就这样,太尉刘真定负责调兵遣将,明楼亲自负责与北燕叶氏的私下往来,历经一个月的准备,一切就绪。

按照太尉刘真定的部署,明楼拜刘真定为大将军,引兵八万。洪少秋拜为①征北将军,是为先锋,受大将军节制。二人会同余下诸将,一同北上。杜剑锋拜为②游击将军,领兵三万,独当一面,南下伐梁。同时,明楼下旨命代郡刺史、渤海郡刺史筹措军备,一切以军要为先,不得有误。

“太尉大人,朕已经与叶氏拟定好了。燕山一带,由叶家的亲信杨成尊领兵把守。最初几仗,诈败即可。待叶澜清劝说北燕皇帝由季氏子弟领兵后,自会有人向你们暗通军情,此时便全军出击,拿下燕山。不管后来情况如何,燕山山脉断不可再丢。”

刘真定领命而拜。明楼立于城楼,目送大军远去。这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用兵。也是他顶住满朝反对,所坚持的第一项旨意。他把全部的精锐都压了上去,如果成功,那么他便可以成为收复故土的一代雄主,立下属于他明楼的赫赫皇威与无上荣光,让满朝文武不敢再轻视与他。

如果失败的话。。。

如果失败,他也不知道威势如日中天的丞相刘进,会不会换一个更加听话的皇帝,譬如他的弟弟,年仅八岁的明台。毕竟他们二人相看两厌已久,甚至整个世族都对明楼抱有敌意。

大军远去,消失在天地尽头。

 

接下来的数个月,明楼整日忙于军国大事。南北双征,让明楼第一次直接体会到百战大帅与年轻将领的区别。杜剑锋虽说骁勇善战,但独当一面多战场配合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。反观战局更加复杂的燕山前线,出将入相的刘真定应对自如,处理妥当。明楼对桂田苦笑道:“以前是朕的防备心太重,只肯相信自己人,竟不知刘太尉能力如此卓著,当真辜负了人才!”

北伐北燕,并不是单纯的打仗,而是政治阴谋与战争风云的交织,一切都需要内外线的紧密配合。刘真定坐镇前线,丝毫不乱,令明楼自愧不如。

两个月后,杜剑锋传来捷报:“托陛下洪福,微臣尽收江北失地。”

三个月后,刘真定传来捷报:“陛下福泽深厚,微臣已收复燕山山脉。”

几乎与此同时,叶澜清发来密报,感谢明国派兵配合,帮助他剿灭季氏一族。

也几乎与此同时,明楼收到了另一封密报,只有很小的一张纸条,上书,事成。

明楼面无表情地看完这张纸条,转身到屋角的烛台,把它慢慢烧成了灰烬。直到此时,他才露出了些许微笑。这次北伐,当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。

 

南北双征,俱是凯旋。明楼大喜过望,亲自出城十里,迎接大军班师。刘真定远远地望见皇帝的仪仗,赶忙领着众将翻身下马,跪拜行礼:“微臣何德何能,竟劳烦陛下出城远迎。”明楼龙心大悦,一一扶起,不在话下。

回到大殿后,明楼命内侍选读晋封旨意。太尉刘真定,加食邑至万户,赏金万两,御赐牌匾一副。③北宫卫士令洪少秋,封八等公乘爵,晋为④卫尉丞,秩俸千石。游击将军杜剑锋,封六等官大夫爵,封为左中郎将,秩俸比两千石。

话音刚落,丞相刘进便力劝不可,只言杜剑锋实非良民,不可担当中郎将一职。明楼都快要气笑了:“敢问丞相,本朝授官,或凭军功,或举孝廉,或拔擢郎官。杜剑锋以一己之力,尽收江北失地,此战功不显赫?不足以封官?”

刘真定在一旁启奏道:“陛下,如果封杜将军为左中郎将,那杜将军麾下一千虎贲郎卫该如何是好?他们亦是有功之臣,不如就依陛下当年所言,正式设立虎贲郎卫,仍由杜剑锋任虎贲中郎将可好?”

刘进见刘真定在一旁煽风点火,心下恼怒,正待呵斥,只见刘真定继续奏道:“秩俸一千。”

秩俸两千,是官阶中一个重要节点。如此一来,左中郎将与虎贲中郎将的差别便一眼可见。刘进便也不再多言,只是奏报道:“陛下爱才,老臣自愧不如。只是老臣也有功臣推荐,不知陛下是否肯用。”

明楼暗想刘进这一手留得真是正中七寸,如此场面,也不容他不许,便敷衍道:“丞相将功劳具奏过来,朕依祖宗家法便是。”

“一位是代郡刺史程安砚,任刺史三年有余,任上勤勤恳恳,代天牧民,颇受百姓爱戴。在北伐北燕的过程中,保证了大军粮草马匹、铠甲兵器的供备,并在我军占领燕山后立刻组织劳役修筑城防,确有功劳。另一位是大将军麾下②建威将军沈剑秋,在战争中攻破燕山关口,当属头筹。”

明楼笑道:“不知丞相打算如何封赏啊?”刘进道:“如此能臣干将,臣以为调入朝廷,委以重任为上。”明楼继续笑道:“那就晋封代郡刺史为⑤太常丞,沈剑秋拜为①镇北将军,为朕镇守燕山关口吧。”

明楼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对刘进推荐这二人亦是以进为退,明升暗降。满朝文武当然看出了端倪,但是双征过后,明楼皇威已起,初步掌握了部分兵力,没人敢再当庭与其对峙,只能高呼万岁。

大殿上跪了满地,明楼站在龙椅之前,扫视着下面的文臣武将,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帝的威严和权柄。从此以后,他将一手握笔,一手提剑,用帝王之术驾驭群臣,去建立一个千秋万代的明国天下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注释:

征北将军、镇北将军:属于两汉时期的“名号将军”,同级别的有“四征将军”“四镇降军”(东西南北)。

游击将军、建威将军:属于两汉时期的“杂号将军”,级别较低。

北宫卫士令:隶属九卿之一卫尉麾下,秩俸六百石,负责北宫的卫护工作,同理亦有南宫卫士令。

卫尉丞:隶属九卿之一卫尉麾下,秩俸千石,卫尉卿助手。

太常丞:隶属九卿之一太常麾下,秩俸千石,太常卿助手。铜印黑绶,掌祭祀行礼之事,典诸陵邑,不负责具体行政。

评论(3)

热度(2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