祺音

我有故事,你有酒吗?

【杜方】中国结(二)

本文CP:杜方

故事背景:民国~现代

本文篇幅:短篇(四篇完+时间线)

文章分类:正剧向

本篇归属:《独文合集(正剧向)》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方家的灾难太过弥天。温柔贤淑的方夫人和方家幼女死于空袭,长子方孟敖埋怨父亲方步亭忽视家中,在淞沪会战之时一心只顾转移权贵的财产以谋求升官,致使母亲和妹妹惨死,与父亲反目成仇。幼子方孟韦目睹了惨祸发生,遭受惊吓,性情大变,每日闷闷不语。原本幸福的五口之家,顷刻间分崩离析。他每天只在家里听广播,看报纸,或向父亲打听打听战情。他是想入伍打仗的,可是他大哥已经当兵,他顾念父亲,怕家中无人尽孝,便只能压下了这个念头。

 

他再次见到杜剑锋时,是在武汉。那是1938年的春节。彼时杜剑锋已经凭借能力被大人物相中。他是陪同自己的上级李宗仁来武汉报告战情的。

徐州会战的战情。

间隙,二人还是凑成了一面。“怎么样,我就说吧,这个中国结能够保你平安的。”方孟韦得意道。他虽说不爱说话,但是见了杜剑锋却没完没了。

他们在武汉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。虽然战局紧张,但是战火还未燃烧至武汉,因此这里的人们还是张罗着过年的事宜。“这里简直不像是在打仗。前线势头紧急,后方却如此安逸。真不知道是他们事不关己麻木不仁,还是真不把敌人放在眼里。”杜剑锋看着门庭若市的武汉饭店,喟然叹道。“平民百姓张灯结彩过年,我认为不是麻木不仁,反倒是好事。”方孟韦闲闲地说:“日子都已经这么苦了,还能不让老百姓自己找点高兴的事情吗?仗要打,日子也要过的。只有日子照常过,节日照常庆贺,这才是临危不惧的大国风范,这也算是··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?”“你小子也开始看共产主义的书了?”杜剑锋乐道:“要是被你老子知道了还不得给他气死?”方孟韦皱眉:“你怎么跟那些兵油子一样了,说话没遮没拦的。你忘了?国共早都合作了,杜大哥你别太狭隘。”  杜剑锋嘿嘿一笑:“我知道,我知道。在部队里,你要是不厉害点,管不住下面的人。”

二人沿街走着,到了闹市区。各个店铺都在张罗着贴春联,挂灯笼。杜剑锋对文墨自然不感兴趣,倒是方孟韦,像发现了宝贝一般得意洋洋:“怎么样,你看我说得对吧,老百姓才不是麻木不仁呢。”一家洗澡堂,贴的春联是“不逐倭寇,终生含垢;未雪国耻,满面蒙污。”一家茶馆,则贴出了“莫分罗汉观音,看兹大地膻腥,何心清垢;休问雨前霜后,且待失土收复,再品茗茶。”而门庭若市的武汉饭店,则大大地挂着“复仇雪恨每饭不忘;杀贼驱倭投著而起。”

街上孩子们蜂拥而过,燃放爆竹。只听“砰”地一声,小孩子们兴高采烈起来“我又消灭了一个日本鬼子!”原来,爆竹的外形被做成了日本鬼子的样子售卖,惹得没法亲手杀敌的孩子们纷纷购买。

杜剑锋见此情景,忍俊不禁。要是在前线,日本鬼子能有这么好消灭就好了,这样他也就不会折了那么多兄弟。他正看着孩子们神游天外之时,被一个好听的女声拉了回来:“先生,过年了,买一个中国结保平安吧。”一回头,是一个女大学生,她正在兜售一个漂亮的中国结。“不好意思,我都有了。”杜剑锋看着方孟韦在一旁看戏的表情,赶紧回话。“先生,我们是国立武汉大学组织的义卖,挣下的钱是全部支援到徐州前线的。”女学生继续劝说道。杜剑锋一听,便转了心思想买,但又怕女学生误会他之前是托词,便辩解道“我真的有了,你看···额,我不是不买,我可以买,我只是想说我本来确实是有的。”他越描越黑,语无伦次,只好赶忙掏出了那一枚小小的中国结给那女学生看,似乎这样便能证明他的清白。

方孟韦笑得前仰后合,走上前去:“姐姐,他本人就是徐州前线的军官,这次来武汉市汇报前线军情来的。他的这个中国结,是去年春节我母亲亲手做的,送给他保平安用的。”那女学生听完,倒不好意思起来。方孟韦继续道:“我母亲以前教过我编中国结,不如我和他帮你们一起编,也算出了份力吧。”女学生欣然同意,便领他们到了学校的铺位前。

国立武汉大学的学生们一听说杜剑锋是前线的军官,都激动不已,鼓掌欢迎。看着学生们对他崇敬有加的态度,再想到刚才自己的误解,杜剑锋愈发感到惭愧。

他加入了学生们的活动后,学生们便一直向他询问前线的情况。谈到日军凶猛的攻势,大家都沉默了起来。中国上一次重大的胜利,还是半年前的平型关大捷。这之后,除了苦战,便是惨败。

“我们中国军人宁可为一场胜利战死,也不愿在一次溃退中苟活。”杜剑锋沉声道:“我们一定会有一场胜利,一定。”“国家都这样了,我们还读什么书,为何不效法班超,投笔从戎!”有学生发狠道。杜剑锋却笑了:“小子,要是把日本人留给你们这些学生来打,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耻辱了。你放心,上前线打仗,流血牺牲,这些事儿交给我们这一代人来。你们还是好好读书,想着胜利后怎么建设中国吧。”

他们这一代人,生于苦难,长于战争。他们一辈子没有吃过饱饭,没有穿过暖衣,却怀着着让子孙国人丰衣足食的梦想,背负了最深重的责任。挽狂澜于既倒的,是走向民族对决最前线的他们。撑大厦于断梁的,是停留在国土沦陷区的他们。他们承受了一个民族最黑暗的过往,当他们渐行渐远,这个民族,便站了起来,再未屈膝。

两个月后,台儿庄大捷。

这是抗日战争史上,一朵从血泪中开出的花。

评论(3)

热度(23)